核心提示:中國的產業集團認為2016年初的利潤增速是近兩年來最快的,但是數據顯示,贏家與輸家間的差距明顯。
參考消息網4月5日報道 英媒稱,就算在中國經濟減速、傳統的增長帶動點(如製造業和建築業)步履蹣跚時,立足消費的公司(如技術、廣告和食品加工業)都上報了令人艷羨的利潤增幅。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3日報道,中國的產業集團認為2016年初的利潤增速是近兩年來最快的🧙🏿♀️,但是數據顯示,贏家與輸家間的差距明顯🤷🏼♀️。國企(主要是重工業)的利潤1~2月同比下降了14.5%,而私營企業提高了5.4%🏌🏽♂️。
報道稱🧔🏽♀️,如此明顯的差距還體現在上市公司的業績中👰🏻♀️,這些公司中大部分已發布了2015年的利潤數據。中國金融數據提供者萬得資訊說👨🏽✈️,在由舊經濟忠實擁躉主宰的深圳和上海主板上市的公司,上報利潤增幅只有1.3%。
但是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的公司,利潤增幅達到32%,而在納斯達克式的中國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利潤同比增長46%,那裏的高科技公司如雲🟪。
英國安本資產管理公司內地和香港股票投資主管姚鴻耀說👱🏿:“財報季證實我們是雙軌經濟🤸🏻♂️✧。增長來自新經濟部門,如技術、衛生🙏🏻、旅遊和其他服務性行業🤱🏼。”
樂視網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高科技公司在創業板掀起利潤激增潮的代表。它以創建YouTube式的視頻分享網站起家🏂🏽,與財力雄厚的競爭對手阿裏巴巴旗下的優酷土豆展開競爭。
樂視最近拓展進入視頻生產與推出自主品牌硬件的領域🤲🏼😖。旗艦產品超級智能手機Le Max的推出幫助樂視的硬件銷售額去年飆升122%,凈利潤增長65%。
報道稱,然而中石化和中石油這樣的國有集團利潤狀況卻正相反。去年🤸♂️⚀,由於原油和大宗化學製品價格暴跌,這兩大集團的利潤分別下降了50%和68%🩶。萬得資訊說🏄🏼♀️🟤,總體而言🎄,在中國上市的能源企業的凈利潤下降了65%。
2016年大宗商品價格略有回升,從而成為1~2月產業利潤報升的部分原因🐒,但是許多人對回升之勢能否持續表示懷疑。澳大利亞麥格理集團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說:“由於2015年油價暴跌重創中國的能源部門及相關領域,中國企業利潤的趨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油價。”
但是命運並非與大宗商品相關聯的面向消費者的公司都生意興隆👨🍼。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食品加工業上報的1~2月的利潤增幅為14.9%。
在小型家庭耕作方式依舊在中國農業部門唱主角之時⛓,私營的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從政府促進大規模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政策中受益,2015年利潤增加了一倍以上😖𓀚,達63億元人民幣。該集團飼養家禽和生豬以滿足中國對肉類不斷擴大的需求🏃。
與此同時👄,總部設在廣州的廣東明家聯合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想抓住新興行業市場份額的貪婪的小公司之一🧙🏼♀️。創建於2002年的明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本是生產電湧防護裝置的🚀,並於2011年在中國創業板上市👨🏼⚕️。
2014年❗️💏,明家科技加入以改名換取徹底變身的潮流,將名字中加入了“聯合移動”的字樣。自此它收購了一連串移動廣告公司👷🏻♂️,幫助它在去年獲得了5.11億元人民幣的凈利潤🤜🏿,而2014年其凈利潤為400萬元人民幣🥷🏿。
荷蘭鹿特丹投資公司(荷寶)駐香港的中國首席投資總監繆子美說:“我們對許多科技公司充滿信心👨🏿⚖️,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硬件企業👩🦯。技術創新將在未來幾年節節攀升,不是因為政府的政策,而是因為政府對工業部門的放手🖼。”
【延伸閱讀】外媒稱中國經濟“雙軌”漸分化🐻❄️🧑🏽⚖️:消費強勁 工業放緩
參考消息網11月13日報道 外媒稱🙍🏼,10月,中國經濟的雙軌進一步分化,該國一度強大的工業增速放緩🧑🦯➡️,而消費增長則顯出強勁勢頭。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1日報道,官方數據當日顯示,雖然過去一年中國為了刺激增長進行了六次降息並批準了數以百計的基礎設施工程🧑🦼➡️,但10月工業生產比預期要差。與此同時,10月零售業的增長達到全年最高水平。
報道稱👩🏻🦽➡️,中國人消費的火熱體現在“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上📶💂♂️,電商為了增加收益在這一天大幅打折。
消費者信心大漲的另一個跡象是🐜🤸🏽,中國第二大航空公司東方航空公司10日晚稱🦸🏽♀️,該公司的客流量在10月增長了11.8%。
報道稱,在中國出口疲軟、製造業下滑和房地產投資大幅減少的情況下,中國消費者似乎比傳統的經濟增長引擎更能挺住該國的經濟放緩。
麥肯錫咨詢公司最近對1200名中國消費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1%的人預計他們的收入今年有所增長,84%的人預計自己會有更多消費。
這與官方11日公布的數據吻合,官方數據顯示,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高於9月的10.9%。與此同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從9月的5.7%降至5.6%。在中國經濟的其他指標都顯示增速放緩時,零售業增長則在最近6個月中有5個月小幅提速。
經濟學家們認為,雖然零售業成了中國經濟難得的一大亮點,但還不足以抵消舊產業增速放緩對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中國近日宣布出口連續第四個月下降👜,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連續第44個月下降⚾️,後者表明產能過剩而需求不足🍇。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1日報道♋️🍻,如果說中國的經濟正在放緩,那麽中國人就是在以優秀資本家的方式迎接“世界末日”:買買買!10月中國的零售業銷售同比增長11%。
然而,10月也有壞消息🪕。工業生產放緩📕🤡,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僅僅停留在10%多一點兒——這形成了“少建、多買”的模式。
報道稱,看空中國的人認為經濟放緩將最終波及消費者↩️👨🏽✈️。但這種論調正變得過時🔨。例如,今年夏天股市大跌所造成的影響目前應該有所體現。但股市已經從最低點反彈了1/4以上。4個月後重啟新股上市也未能阻止股市反彈🧜🏿♂️。
11日,商業巨頭阿裏巴巴舉行了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節🧃,在中午的時候就打破了去年93億美元的銷售紀錄。
報道稱,中國的消費者安好。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1日報道🖐🏻,中國在一年中最大一個購物日公布的10月強勁的零售額令投資者感到樂觀,他們認為消費者有望幫助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抗經濟增長放緩。
“雙十一”這天正值一系列新的經濟數據公布之際☮️,這些數據表明🤧𓀆,10月零售額同比增長了11%🔻,是今年以來最快的一個月。
IG市場經紀公司的分析師安格斯·尼科爾森說:“目前消費和服務行業是經濟中僅有的亮點🦹🏻♀️。”
從整個地區來看🤛🏻🔹,那些準備好利用中國消費需求的零售企業的股票今年大幅上漲👉👨🏿💻。
尼科爾森說:“過去12個月🙅🏻,這些企業都表現不俗。這在某種程度上得益於中國的消費增長🤴🏿,同時也是中國消費者變得成熟的結果🫲🏻🫱。他們現在更註重高品質產品,尤其是健康和兒童產品。”
在澳大利亞🔔,嬰兒配方奶粉生產商貝拉米的澳大利亞生產企業的股票近日上漲了16%🧑🏻✈️,因為人們預計“雙十一”這天的出貨量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