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乍暖還寒🫷🏼,屋內卻要短袖風扇🕴🏼,工位挨挨擠擠🧳,會議室的椅子總是不夠,從老板到員工♔,年齡最大的才30歲出頭😬,所有人都在這個算不上舒適的辦公空間裏熱情忙碌。這是記者近日在北京一家知名網絡公司的VR事業部所看到的景象,他們起步不久,正處於迅速擴張階段,現有辦公室已經擠到坐不下,馬上就要搬家。
這也是一個縮影,當經濟增速下行,傳統行業承壓之際,新興產業正在為轉型“領舞”👱♀️。一個頗有說服性的數據是🕠,在傳統與新興產業之間,勞動力的分布正在悄然變化🐧。上證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2015年底,鋼鐵🚥、化纖等行業上市公司的員工總數較上年末下降4%,煤炭行業上市公司員工數的降幅則達6%📡;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互聯網及相關服務業上市公司2015年末員工總數較上年末增長21%,計算機𓀀、通信及軟件等行業上市公司員工數則增長10%以上。
此外,在剛披露完畢的一季報中,傳統與新興產業此消彼長的勢頭進一步凸顯。在兩市上市公司一季度整體盈利同比微降的背景下,新興產業卻實現大幅增長⚠️。據記者統計,兩市上市公司一季度營收總額同比微增2.55%,凈利潤同比微降1.93%;而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數字創意💃🏿、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公司一季度的整體營收同比增長25.66%🧚🏿♀️,凈利潤同比勁增124.41%,成為保持經濟中高速運行的支點之一。
新興產業不懼經濟波動
經濟增速下行之際📡🦚,多數傳統產業壓力日漸增大,而新興產業卻“風景獨好”,他們很少在財報中為宏觀經濟的景氣度擔憂,更多的是強調光明的發展前景,甚至篤信“公司所屬行業未來五到十年不會呈現出明顯的周期性發展特點”🧋。
新興產業公司的底氣🤜🏿,一方面是來自政府的大力推動和扶持🧑🏿🎓,更重要的是順應了經濟發展的規律。根據“十三五”規劃綱要,將對六類新興產業進行重點支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綠色低碳、高端裝備與材料、數字創意等領域。與“十二五”規劃相比,新增了數字創意產業,由綠色低碳產業替代了新能源產業。
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來看🈹,新興產業的活力已充分彰顯◼️。Wind數據顯示,在今年一季度🤧,互聯網信息服務🧟♀️、光伏設備、影視動漫等三大新興領域的營收增幅居前🤜🏼,分別同比增長78%🙅🏻♀️👶、71%和60%;從凈利潤來看,光伏設備🔔、金屬新材料🕰、風電設備、半導體材料等行業的盈利總額均實現翻番🚮,同比增幅分別達417%🕜、348%🕤、261%💫、147%。
在互聯網信息服務公司中🌐,順網科技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82%🌒,凈利潤同比增長163%。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系公共上網場所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整合效應,使得公司網絡廣告及推廣收入有所增加⛑️🌦;同時😵💫,用戶中心系統的客戶數增長及公司自研、聯合運營遊戲款項的增多👆🏿,使得公司遊戲運營收入增長較快🤘🏼。
光伏設備公司中🧺🤾🏼♀️,協鑫集成在一季度隨著銷量增加營收同比增長167%,凈利潤增長44%;隆基股份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69%,凈利潤增長260%🫗,原因也是光伏組件銷售量大幅增加。
除內生發展外🤏🏽,並購擴張也是新興產業企業推動盈利增長的重要方式。例如影視動漫行業,在分享著高票房的同時,由於並購重組、海外布局的步伐進一步加快,高增長勢頭後勁充足🧑🏽💻。其中🤰🏼,光線傳媒因電影收入井噴,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勁增4382.32%🦨👱🏿♀️。宋城演藝則由於千古情系列產品和互聯網演藝產品營業收入增長以及“網紅平臺”六間房納入合並報表,今年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長103.14%。與此同時,光線傳媒🫃🏼、華策影視先後投資了號稱國內藝人體量最大之一的經紀公司——喜天影視,後者旗下擁有吳秀波👳🏻、海清、張天愛🖊、馬麗等眾多當紅藝人。據相關人士分析👨🏼🦲,當前影視行業景氣度較高🧔🏻♀️,影視資產並購重組💁🏻♀️🧛🏻♂️、轉型活躍的情況還將持續。
類似影視板塊👳🏽🐃,並購重組較為活躍的還有網絡遊戲🦀👵🏻,其產業擴張對業績的刺激效果同樣顯著🎯🤘🏻。例如掌趣科技,公司2015年已實現了42.29%的凈利潤增速🔫,由於天馬時空80%股權和上遊信息30%股權從2016年起並表,對掌趣科技的研發實力和盈利能力進行了有力補充,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營收和凈利潤的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34%、183%🦝。此外,2014年借殼科冕木業上市的天神娛樂近年來同樣重組不斷,公司今年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長47%,目前還在停牌籌劃新一輪遊戲收購👨🏻🦱🔸。
“網遊行業的特點是每款遊戲的生命周期有限,一般只有兩三年,所以連環並購成為企業保持業績高增長的通用手法。”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尖端科技屢獲突破進展
無論是AlphaGo獲勝引爆人工智能,還是虛擬現實一夜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抑或中國量子通信技術領先世界🫨、生物3D打印取得重要突破……尖端科技不斷拓展著人們的想象邊界,也不斷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的熱點👨🏻🌾。
例如深耕超級計算機的中科曙光,以及語音智能龍頭科大訊飛,都順理成章地切入了人工智能領域。其中🚃🎾,科大訊飛的“訊飛超腦”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口語翻譯、機器評測等方向均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公司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6%。
與此同時,受益於高端計算機的銷售增長,中科曙光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87%,凈利潤從上年同期虧損3000多萬元轉為盈利3030萬元🪱。
中科曙光高管日前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人工智能大概分兩塊,一個是偏設備端的,中科曙光的高性能計算機就屬於這一範疇,公司在這一領域正積極布局🫴🏼,將適時推出用於人工智能定製化的板卡🤗🛡。另一個是在應用端🔳♋️,圍繞大數據挖掘、大數據的自學習,這方面與公司傳統的大數據技術有相通之處💁🏼,但更需要互聯網大數據的支撐,對此,公司的技術儲備是成熟的🕐。”
隨後,中科曙光於4月底與新銳人工智能芯片研發公司寒武紀簽約,後者主要面向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關鍵技術進行專用芯片的研發。中科曙光總裁歷軍表示👨👩👧👦🥲:“未來,寒武紀先進的人工智能芯片和曙光超級計算機的結合👏🏼,將是中國超級計算機向著人工智能的方向更高效、更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時間結點🏄🏿♂️。”
另一方面,隨著虛擬現實的火熱📈,遊戲公司👩🏿🦰🧛🏽、網絡公司🧗🏼♀️😠、影視公司也紛紛向VR領域延伸🪩🥢。順網科技🤦🏽♀️、樂視網、聯絡互動、暴風科技等多家公司在2015年甚至更早時就已布局VR。但概念雖火🈸,商業之路還長🧘🏻♂️,業內人士表示♜🚣🏿:“VR目前仍處於燒錢期🏊,短期內不會盈利🧘🏽♀️,因為VR技術還有不少重要問題待解,例如眩暈、內容製作🕙、商業邏輯等🧑🏿🔧,唯有解決這些😣,VR才能擺脫‘雞肋’的標簽,實現產業化突破😗。”
與火爆的虛擬現實相比🚵🏻♀️,3D打印行業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已完成了“去偽存真”的過程,掌握核心技術的3D打印公司正逐步取得突破,藍光發展就是如此。公司瞄準的是科技含量最高的生物3D打印領域1️⃣🧖🏽♂️,其著力研發的生物墨汁有望成為引領世界的生物3D打印材料🤜🏿。談到2016年計劃時,公司明確,將圍繞生物3D打印進行研發🫗、市場化突破以及投資並購;同時,公司旗下的成都迪康藥業也將向3D生物打印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轉型。
相比於傳統製造業上市公司在景氣周期性波動中“度日如年”,涉足人工智能、虛擬現實、3D打印等“高新”領域的公司卻備受關註。這其中,難免有股價泡沫,以及“理想豐滿但現實骨感”的尷尬,不過,在他們眼前的,是一條前途寬廣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