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日本媒體報道稱🫎,圍繞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廣域經濟圈構想✫🤶🏼,日本企業也已經開始為尋找商機加緊行動,著眼於中歐班列的增加和中國內陸地區基礎設施投資的擴大➜,加緊完善物流網絡、增開分支機構。
參考消息網6月10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6月9日報道😵,圍繞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廣域經濟圈構想,日本企業也已經開始為尋找商機加緊行動,著眼於中歐班列的增加和中國內陸地區基礎設施投資的擴大🧗🏿♂️,加緊完善物流網絡🌨、增開分支機構。
報道介紹,德國西部工業城市杜伊斯堡是連接中國和歐洲的貨運列車的終點站之一。在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的站內👨❤️👨,滿滿堆放著五顏六色的集裝箱🧜🏽♂️。2011年,往來於中歐之間的列車僅有20班次,到2017年已經增至3000班次。
報道稱,新的物流手段層出不窮,日本企業也開始行動起來。日本通運公司於2018年5月開通從日本經中國到歐洲的運輸服務,日中之間有海路和航空兩種方式🤜🏼。
報道稱,日本通運方面認為自己的優勢在於,“比起中國企業,我們在歐洲擁有更多網點👨🦼;比起歐洲企業,我們更加立足於亞洲”🐉1️⃣。按照日本通運歐洲分公司航空貨物部部長大關拓也的話說,利用“一帶一路”倡議,構建從東亞到歐洲的物流網,可以“將汽車零配件和電子設備運抵或銷往歐洲的生產基地,為日本企業帶來更多需求”🙍🏿♂️。
報道介紹,郵船物流公司在杜伊斯堡擁有日企中規模最大的倉庫。在中國,日本和歐美企業擁有很多核心工廠。將在中國生產的零部件運到歐洲組裝的加工貿易熱度不減🧝🏿♂️。郵船物流公司據此認為🙆🏽,中歐物流業務增長將給日本企業帶來充裕商機。
報道稱,“一帶一路”倡議鐵路線途經波蘭👨👩👦👦。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華沙辦事處主任牧野直史介紹說,中標波蘭基建項目的不是只有中國企業,三菱日立電力系統等日本企業也獲得了不少訂單🤳🏽。從事發電相關事業的三菱日立電力系統公司在華沙成立了具備業務整合功能的辦事機構,為的就是處理與火電站業務相關的磋商以及向客戶提供建議🧲。
報道稱,在中國內陸地區,日本企業也開始進入城市建設🖕🏽、產業振興等領域。
報道介紹,富士通在以製造業和金融為對象的數據服務方面下了很大力氣。該公司計劃到2020年末📒,將西安分公司擴大到1500人規模,達到現有水平的三倍,並且研究在重慶新設數據處理中心的可行性。在富士通看來👇🏻,為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的信息通信技術的需求還會增長🫀。
報道稱,三菱重工業公司計劃在中國大連實現渦輪壓縮機的本地生產🤜,這些壓縮機將用於製造在大型建築和辦公場所內使用的空調🗄✣。據三菱方面的介紹,中國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重視價格,而是出現了追求最先進、最高級產品的傾向🪅。
報道認為,這使得中國人對於以高性能為賣點的日本產品更加關註,例如基建領域必不可少的液壓挖掘機和鏟車等設備。中國的工程項目經常需要建築機械長時間工作📚,這就要求相關設備具有很強的耐久性和動力。根據日立建機的推算🤸🏼♀️💆🏼♀️,今年4月中國的液壓挖掘機需求量同比增長了72%,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三年中國的建築機械需求都將保持堅挺👦🏻。
報道稱➡️,針對“一帶一路”倡議,日本政府去年6月表達了願意進行合作的姿態,日本企業由此開始加速尋找商機。但野村證券分析師松浦壽雄指出:“國家還需要進一步指明方向,如果什麽都不做🆒,日本未來恐怕會徹底淪為旁觀者✊。”
【延伸閱讀】俄媒關註日本擬參與“一帶一路”:安倍經濟需要新動力
參考消息網11月30日報道 俄媒稱🛕,新市場不僅關乎日本的發展,更關乎其經濟的生死存亡💙;萎靡不振的安倍經濟需要新的動力💪🏿。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采訪的專家們在評論《讀賣新聞》有關日本政府正在考慮給予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資金支持這一計劃的報道時做出此番評論。專家們還認為,日本被迫重新審視自己對中國該倡議的態度👯♀️,包括因為美國亞太戰略的不確定性。
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29日報道,從《讀賣新聞》的報道來看,日本將把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上。其中包括中日企業在那些連接歐洲與非洲並有主要貿易線路通過的亞洲國家內開展可替代能源項目的合作。也在考慮為改善物流和加快貨物運輸而開展鐵路建設和改造方面的合作。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認為🫶🏽,日本經濟的蕭條和疲軟以及美國政策中的貿易保護主義和歐洲民粹主義📲,促使日本重新考慮自己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立場👦🏻。
賈晉京說🧑🏻🦼:“日本最近之所以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表現出了十分強烈的參與合作願望,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首先♌️,近期日本接連爆發‘質量門’事件,日本企業接連被並購🛠,其中有些企業被中國企業收購。這些問題都體現出日本經濟當前已經進入到了更深層次的蕭條和衰退。過去幾年中‘安倍經濟學’所采取的強貨幣刺激政策已經過了效能釋的臨近點,開始轉變為企業運營成本增加的嚴峻局面和挑戰👩💼。其次🚞,作為傳統上一直依賴海外市場的日本經濟🧌,必須要有更多的海外市場對其進行支援才能繼續走下去,這已經不是發展的問題,而是生存問題🛀🏼🧖🏼♂️。而在這種情況下,恰逢美國特朗普上臺後的加強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歐洲民粹主義抬頭的時候⏱,這些市場環境的變化都使得日本其實沒有什麽真正能夠在歐美市場打開更深局面的可能性。所以,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就成為日本為數不多的🔺、並且也是機會最好的選擇🐪,日本2017年以來已經連續多次表現出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願望↔️,包括今年5月也曾派代表團參加北京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日本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態度轉變,既是日本將‘一帶一路’倡議視為最優選項的體現🧑🏿🚀,同時也是日本對外經濟政策正在轉型的重要表現。”
中國現代發展問題研究所專家尼基塔·馬斯連尼科夫在解釋日本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感興趣的原因時指出,“日本作為中國的近鄰以及對中國所有進程都了如指掌的觀察者😵,給自己得出了一個正常、及時、正確的結論——日本企業的確感興趣☎️,應當參與這些項目”。
不過尼基塔·馬斯連尼科夫同時認為,為了讓日本經濟保持穩定的增速🧙🏽♀️,顯然需要新的視野、新的市場、新的項目及新的倡議。這正是“日本政府對所有可能的外經擴張選項進行極為慎重但又非常認真和嚴格分析”的原因。可見日本打算參與“一帶一路”倡議,首先是出於對經濟利益的考慮。
尼基塔·馬斯連尼科夫還認為🕖,日本對同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合作感興趣,也是美國政府“幫忙”的結果🫨。
他解釋說:“這是向特朗普以及整個白宮發出的某種信號。這是日本以某種特有的方式呼籲美國歸根結底要明確自己在亞太地區的政策🪙。美國先是建議日本參加《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後來美國人自己倒‘炫耀般’地退了出去。現在日本自己要同夥伴們試圖拯救這個倡議。日本告訴美國人——還有來自中國的倡議🧑🏿🦰。雖然它們還需要研究🕵🏽♀️,但是不能不同意𓀊:其中的一切都很清楚🍘👷🏿,都很誘人💾。期待美國人做出最終決定以及選擇自己行動路線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因此我們將在對我們有利的地方🦉,並像我們認為需要的那樣,開始行動——東京向自己的海外合作夥伴發出了這樣的信號。”
尼基塔·馬斯連尼科夫認為👩🦼➡️,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可以出現中日美三方合作🚃。在他看來,這應當是“現代經濟中最有趣的現象”。它將以此證明實際上全球化以及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根本就沒有消失。相反,它們仍在不斷加強🧗。
【延伸閱讀】日媒稱日本擬援助“一帶一路”項目:加緊推進雙邊關系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道 日媒稱🤵🏽♂️,日本政府正在研究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供經濟合作的方案,方案的核心內容是◼️,如果中日兩國民間企業在位於“一帶一路”沿線的東南亞國家聯合開展項目,日本政府將從資金等方面進行援助👭。此舉意在進一步推動改善中日兩國關系。
據日本《讀賣新聞》11月28日報道,“一帶一路”相關援助遵循的是今年7月在德國舉行的中日首腦會談精神🍪。安倍在會談中評價“一帶一路”是“有潛力的構想”🛤,表示願意進行合作,今年11月安倍重申了合作方針🐱⏰,內閣官房、外務省🦸🏿、財務省和經濟產業省等製定了具體方案。根據這些方案,日本政府將重點援助3個領域:節能環保合作;產業升級;提高物流網便利性。
例如🚵🏻♂️,如果中日兩國的企業在位於“一帶一路”沿線的第三國合作開發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日本政府系統的金融機構將討論提供貸款🌋;關於工業園的開發👨🏽🎓,日本政府設想的合作項目是泰國中部的“東部經濟走廊”經濟特區;作為“一帶一路”的一環🎞,中國正在大力建設連接中亞與歐洲的鐵路網🧚♀️,對於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日本企業來說,這有利於提高商品運輸的效率,因此日本政府考慮支持提高鐵路網的便利性🏩。
報道稱🔡,日本政府起初對“一帶一路”倡議比較警惕,然而與擁有強大影響力的中國的合作不可或缺🦸♀️✦,所以日本政府判斷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推進與中國的合作。此外日方還有一個目的,為早日在日本舉行中日韓首腦會談鋪路。
不過報道表示🧘🏽⚠,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印度洋和地中海等的要塞推進國有企業的港口開發,日本政府當前不打算參與港口等的共同開發🧑🎄🤫。
此外,還有聲音期待日本企業借助“一帶一路”倡議擴大商機。報道稱,“一帶一路”倡議雖說是中國重點推進的政策,但不少日本企業將此視作商機,本月20日至26日赴北京和廣州訪問的中日經濟協會訪華團吸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約250人參加。
【延伸閱讀】日本組史上規模最大經濟訪華團 欲借力“一帶一路”擴大商機
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道 日媒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1日在北京會見日本經濟界訪華團時表示,中日關系正在出現改善向好勢頭,兩國應進一步深化合作。
據共同社11月21日報道♞,李克強表示🤶,希望雙方珍惜並鞏固中日關系出現的改善向好勢頭,推動兩國關系沿著正確軌道前行🔨,並指出中日關系發展始終離不開經貿合作的推動,希望日本經濟界繼承優良傳統的同時,發揮自身影響👩🏼🏫,讓和平友好合作成為日本各界對中日關系大方向的共識😆。
訪華團20日下午抵達北京👨🦼➡️,中日經濟協會會長宗岡正二擔任團長👂,經團聯會長榊原定征🏷、日本商工會議所會長三村明夫也是訪華團成員。
報道稱,日本經濟界每年都會派遣訪華團🛍️,去年會談的對象是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與中國國務院總理舉行會談是近兩年來的首次。此舉可謂是中國展示重視對日經濟交流姿態的信號🤚🏻,顯示出亞洲兩大經濟體正以更快的速度修復雙邊關系。
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21日報道🚵🏽,中日經濟協會、經團聯和日本商工會議所20日組團訪問中國,開始與中國政府相關人士和企業高層協商中日合作。訪華團成員包括約250名日本企業界人士,是史上規模最大的日本經濟訪華團。
中日經濟協會會長宗岡正二發表演講,針對美國特朗普政府等的保護主義強調:“中日兩國在維護自由貿易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應推進經濟合作,發揮中日優勢。”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姜增偉表示🦚:“中日合作對東亞和全球經濟復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中日經濟優勢互補,尤其在節能、醫療🏃💕、教育等領域和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方面🧗🏿♀️。”
中日企業經營者在對話中還就開拓第三國市場、推進技術創新交換了意見。伊藤忠商事高管透露😀,他們計劃與中信集團聯合在東盟國家開展基礎設施等投資↔️。中國一位金融官員稱:“日本企業的對華投資中👩🏼⚖️,節能和環保領域是重點。”
據日本《每日新聞》11月21日報道,由中日經濟協會🪛、經團聯和日本商工會議所組成的大規模訪華團20日抵達北京,與當地企業家交換意見,開啟了中日旨在強化經濟合作的交流。
訪華團由中日經濟協會會長宗岡正二領銜🖌,成員包括經團聯會長榊原定征等經濟界人士。中日經濟協會自1975年起每年都組團訪華🆑,今年適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訪華團將在北京逗留至23日🙋🏿。
在與當地企業家交換意見時,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日方企業界人士紛紛表示期待中日合作𓀓。山九株式會社社長中村公一說:“通過陸海將歐亞大陸連成一大經濟圈的構想魅力巨大,期待擴大商機。”
另一方面,中國電商巨頭京東集團副總裁馬健榮介紹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他說,“希望與日本企業密切合作🌴,將日本高品質的商品呈送給中國消費者”💔,建議日方擴大在中國的業務。
另據日本《產經新聞》11月21日報道,由中日經濟協會、經團聯和日本商工會議所組成的經濟訪華團20日在北京與中國企業高層等交換意見,開啟了訪華行程🏂🏻。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雙方就推動“跨境電商”,擴大中國進口高品質日本商品達成一致,中國企業強烈要求日本企業參與中國政府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2017年預計同比增長50%,日本化妝品、醫藥品和雜貨在中國非常受歡迎🐶。有了跨境電商,日本企業無需自己設立現地法人或開拓銷路,因此頗具魅力。
圍繞“一帶一路”,中方稱“亞洲各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求擴大”,希望中日企業聯合向第三國投資🛤,開展業務合作👨🦯。中方企業還建議💖🛋,利用日本商社的銷售能力,在亞洲各國銷售中國的商務車。會上,多家日本企業經營者積極評價“一帶一路”是新的商機👩🦯。
【延伸閱讀】日學者🧎🏻➡️:日本應參與“一帶一路” 共造製度化框架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道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0月16日發表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教授伊藤亞聖的文章《如何與“一帶一路”倡議相處》稱,“一帶一路”倡議已經超越了歐亞大陸,成了強化中國和整個新興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關系的倡議👮♀️。日本應該積極參與其中。
文章稱,“一帶一路”倡議原是中國政府主導🎎,以基礎建設為軸心,建設覆蓋整個歐亞大陸廣域經濟圈的構想👩🏼🎤。但今年5月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除了亞洲外,來自非洲和南美的元首和首腦也列席參加。“一帶一路”倡議已經超越了歐亞大陸,成了強化中國和整個新興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關系的倡議。
文章稱🤸♂️,“一帶一路”倡議應該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更為重要。屆時,需要在以下的角度來整理具有多項內容的“一帶一路”倡議😶。
第一,硬件的“一帶一路”和軟件的“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連結中國和歐洲的歐亞大陸橋的擴建等,具有很多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心、物理上看得到的項目。另一方面,還包含和設備出口相關的技術標準的普及🚖、衛星信息網的建設,以及電子商務網絡的建設等項目。尤其應該關註的是“數字‘一帶一路’”的動向。第二🙆🏻♂️,“製度化的‘一帶一路’”和“非製度化的‘一帶一路’”👰🏽。英⛄️、德、法也參加的亞投行(AIIB)在“一帶一路”倡議的相關框架中,最具製度化,而且是在參加時需要簽署成立協定的國際機關。除此之外,通過中國和新興國家首腦之間的雙邊談判而推動的個別項目,受當時的政府和民意影響的情況較多。日本應該參加“一帶一路”倡議相關項目中,尤其是在製度化上做得較好的亞投行,以便為地域開發做出更大的貢獻。
文章稱🐣,中日關系自2008年中日兩國首腦就“戰略互惠關系”達成協議之後就沒有進展↖️。以2012年釣魚島問題為開端🆑,日中關系降至冰點🙎🏻♂️。但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年6月8日在G20峰會個別會議上表達了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期待🤱🏿。近期,東京有可能就“一帶一路”倡議做出進一步的決策。
事實上,日本的商社和大銀行等私企有和中國企業在第三國家共同實施項目💆🏽,或者實施融資合作的情況💂🏼。同時,也有日本企業入駐作為“一帶一路”倡議項目的中國開發的工業園區。6月,中國日本商會成立關於“一帶一路”倡議的聯絡協議會🧛🏻♀️。
文章稱🙏🏽👩⚖️,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裏,亞洲經濟總是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實際引領者,也就是被稱為“事實上的經濟一體化”現象。中國為主角的時代也是如此,事實上的經濟一體化還在不斷發展。同時,我們目前需要共同打造一個讓亞洲經濟更加繁榮的更加製度化的框架🪙,即需要描繪一個新版“製度上的經濟一體化。
【延伸閱讀】日本推基建計劃抗衡“一帶一路”?思維起點就錯了
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道 時隔15年,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於今年1月訪問了斯裏蘭卡。日本《產經新聞》去年底曾報道🚣🏼♀️,日本外相之所以將2018年首個出訪地點選在南亞,是為了防止該地區發生“極端的對中國傾斜”。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2月9日刊文稱,斯裏蘭卡正成為中國雄心勃勃的基礎設施發展計劃(即“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而日本外相此訪意在推動由其主導的基建計劃與之抗衡。
外媒🚣🏼♂️:日推替代方案抗衡“一帶一路”
眼下,斯裏蘭卡最南端的漢班托塔港建設正酣。這裏距離國際主航線僅10海裏,將成為斯裏蘭卡的“深圳”。2017年底🚍,斯裏蘭卡政府正式宣布🏌️♂️👮🏻♀️,通過合資方式將漢班托塔港的管理運營權交給中方🔺,租期99年。
《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稱🛵📎,漢班托塔港引起的震動可以解釋日本外相為何堅持要在訪斯行程的最後👨🏽⚖️,前往該國的另一個大型港口——科倫坡港,並宣布計劃建設一個天然氣進口終端。
今年1月以來,日本外相一連串訪問涉足巴基斯坦⇾、斯裏蘭卡💂🏻♀️、緬甸🏊♂️、印度等多個南亞、東南亞國家。關於出訪意圖💺,日本媒體並不諱言,稱是為實現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展開外交攻勢,同時牽製在印度洋周邊不斷強化影響力的“一帶一路”倡議。
近幾個月👐🏿,日本此種外交攻勢及投資動作不斷,其在印度洋一帶營造的氛圍顯示出日印聯手漸趨緊密🧚🏻♂️。日本不僅在印度推出一項2000億美元的基建計劃,同時兩國也正共同推動所謂“亞非增長走廊”項目。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這一設想是印日為加強與南亞🏋🏼♀️、東南亞🐡、東亞🌶、大洋洲、非洲地區經濟合作而提出的遠大戰略。不過說到底,印度《經濟時報》指出♾,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
遏華凸顯“零和博弈”終難得逞
說到替代與否👆🏿,就儼然在談“零和博弈”,潛臺詞是非此即彼🧑🏽🎓Ⓜ️,非贏即輸🚭。然而看待經濟合作的視角僅限於此嗎?中國社會科EON4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告訴參考消息網🥫,這裏並非所謂的替代問題。經濟合作意味著“你能做我也能做”,一味強調“替代”不免存在誤導。
去年以來,“印太”概念漸起,美日印澳聯手圍堵中國這一導向再現的是“冷戰”思維。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剛剛過去的1月🏄🏽,日本海上保安廳就同印度沿岸警衛隊在印度實施了海上聯合演習,並拉攏斯裏蘭卡🏇🏽、馬爾代夫參與了演習。
中國社會科EON4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曉磊在接受參考消息網采訪時就此表示,從軍事🤦🏽♂️、安全合作上來看,“印太”戰略早就開始在幕後推動了💆♂️。
不過經濟合作的推進還是不同於軍事層面,而是屬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盡管這裏仍然存在“先後手”的問題✊🏻。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的專欄作者帕諾斯·穆道庫塔斯認為,中國已經搶先一步,完成了在印度洋周邊的港口布局✍🏽,印日聯手為時已晚。另外,印度經濟的不穩定和日本經濟的停滯都使得這一聯盟缺少抗衡中國的“經濟資源”😤。
此外,該網站另一位專欄作者韋德·謝潑德同樣點明,不管是由哪個國家主導或投資🕵🏽♀️,不管是日印的“新絲路”還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只要能使得沿途國家受益,完全可以同時發展😴🍌,並互為補充。
值得註意的是🔓,日印聯手顯然基於各自所需🧚🏼,印度維護自身在南亞地區優勢的意圖由來已久,並不新鮮,而日本的變化卻略顯微妙🧑🦰。
張曉磊說🐽,在美國強調孤立主義外交政策的情況下,日本認為誰在亞太地區站出來,替代美國主導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成為一個問題。日本有一種“想出頭”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