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道 新媒報道稱🐞,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中國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的商業用途,預計在2020年到2025年期間直接和間接拉動的經濟產出,超過3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6日報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研究顯示,5G將催生工業數據分析、智能算法開發🧜🏻🏪、5G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等新型信息服務崗位🙂,並培育基於在線平臺的靈活就業模式。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報道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監管研究部主任張春飛介紹👰🏻🔴,從直接貢獻看🧎➡️,5G部署可以有效帶動產業鏈快速發展🍬,一是大量網絡設備采購🧑🦯,二是手機終端升級換代,三是推動開發出更多應用。
報道介紹,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2020年到2025年期間,中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的經濟增加值達3.3萬億元🪬。
報道稱,從間接貢獻看🫲🏿🧑🏻🦼➡️,5G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融合🧑,將支撐傳統產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管理服務等生產流程的全面深刻變革🧑🔬,為傳統產業優化結構、提質增效助一臂之力。
報道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2020到2025年期間,中國5G商用間接拉動的經濟總產出約24.8萬億元🤘🏼,間接帶動的經濟增加值達8.4萬億元。
據報道🪈,在今年2月於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小米🥷、vivo等中國企業已爭先發布了自家的5G手機🙇🏻♀️🪲。
報道認為,中國的運營商距離得到5G牌照、實現5G技術的商業用途已經不遠了。
【延伸閱讀】華為壟斷5G?思科:美國想多了
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道 臺媒稱,美國思科系統公司是中國科技公司華為的競爭對手之一⇒,思科首席執行官(CEO)查克·羅賓斯表示🚶➡️,美國政府不該擔心華為會在興建5G無線網絡競賽中獨占優勢🤵🏼♀️,他認為外界對華為的擔憂過於誇大。
據臺灣《聯合晚報》3月4日報道,羅賓斯3月3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指出:“全球當前基礎設施由歐洲🚻、中國、美國等地的多家通訊供貨商興建。”他說🧄:“盡管我們聽到各種說法,但我認為未來情況依舊如此。”
報道稱,羅賓斯說🪮,西方主要設備製造商擅長不同領域的下一代移動設備,而華為公司的競爭優勢則是廣域無線電技術和核心網絡設備👩🏿🔬;即便如此,提供5G設備的製造商也不會由華為一家獨大。
報道介紹說,歐洲是華為在中國以外的最大市場🚶🏻♀️,美國總統特朗普領導的政府希望將抵製華為的活動擴大到歐洲👨🏼⚖️。但歐洲的經濟大國德國拒絕直接封殺華為設備👩🎓。
【延伸閱讀】“缺席”5G🔖?🫳🏻!蘋果直面“沉默的代價”——
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道 日媒稱👎,美國蘋果公司在新一代高速通信標準“5G”戰略方面至今堅守沉默💇♂️。在韓國三星電子和中國華為相繼宣布將在2019年內發布5G終端的背景下,蘋果在3月1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也沒有拿出具體的戰略🎰。5G被認為將催生改變產業結構的技術創新🧏🏽♂️👩🏽🏭,在5G領域落後於人很可能使股東的擔憂轉變為不信任。
被高通“卡住喉嚨”🆘?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3月4日報道,2月25至28日,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展“2019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在西班牙舉行。蘋果和往年一樣並未參展👫,但今年其“缺席感”愈發突出🚴🏿📗。這是因為蘋果至今未公布5G智能手機的投放計劃,而競爭對手則相繼發布了5G智能手機。
報道稱💇🏽♀️,除三星與華為外🤚🏽𓀍,小米和OPPO等新興智能手機廠商也展示了最新的5G智能手機,力爭抓住將從2019年開始迎來商用化的5G的商機。
報道介紹💂🏼,3月1日,在蘋果股東大會上,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也未提及5G戰略。對於與今後的商品計劃有關的問題,庫克僅表示“涉及眾多事宜🧄,不便透露”。
蘋果難以發布5G終端是因為無法從美國高通采購支持5G的半導體🎒,蘋果和高通因專利糾紛關系出現惡化👅。蘋果以高通的專利費過高為由👩🏿💼,於2017年1月起訴高通。此後,雙方在世界各地以侵犯知識產權等為由一直在展開司法爭奪🧶。
報道介紹,宣布將在2019年發售的5G智能手機基本上都采用高通的半導體🚶♂️➡️。可以完全不依賴高通的只有華為(旗下擁有半導體公司)。由於蘋果替代采購方英特爾開發滯後🙅🏼♀️💫,行業內大多數觀點認為“預計2020年之前蘋果無法推出5G終端”✣。
也有報道稱,蘋果已開始自主開發通信半導體,但是庫克承認“即使現在開始向半導體投資,實現上市也要3到4年時間”。
蘋果的“神力”正慢慢消失
報道稱🦸🏿♂️,在5G領域落後於人的代價恐怕不僅限於智能手機領域。5G與物聯網(IoT)相結合,是推進產業高度化的核心技術。華為和高通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提示了無線聯網的機器人在工廠內活動的未來構想。通過5G通信,不僅經由雲端使用人工智能(AI)的高度處理成為可能🩼,而且由於配線較少,設備生產線的更換時間也將從現在的幾個月減少至幾天。
報道介紹,致力於開發自動駕駛🧘🏼、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的企業也將5G視為商機。微軟雲端業務負責人朱莉·懷特表示“5G與雲的融合將擴大業務領域”。微軟也在MWC上企業相繼展出了眼鏡型的AR設備📓。如今是“戴在眼睛上的設備”也可能成為智能手機競爭對手的時代💡🔎。
報道稱,依賴硬件盈利的蘋果將缺乏應對5G時代的能力。致力於發展雲端業務的谷歌正在加緊開發不僅支持智能手機還支持物聯網的安卓系統,布局“後智能手機”時代。正如智能手機曾經蠶食了個人電腦的市場份額一樣,在5G時代🏇🏿,智能手機也很難高枕無憂👨🏽🍼。
報道表示💂🏿,在3月1日的股東大會上👨🏼🎓,一位持有蘋果股票34年的男性股東質問庫克⏱:“(蘋果)在產品開發中充分考慮到風險了嗎?”對於蘋果來說,嚴格的保密主義曾激起了外界對其技術創新的期待。但在如今,蘋果的這一“神力”已經在慢慢消失。
【延伸閱讀】5G服務已悄然興起!中國開始“嘗鮮”——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道 日媒稱,5G即將迎來商用化,各通信企業開始相繼推出面向企業客戶的新服務🎲。在物聯網(IoT)市場上,通信企業將打造可高速收發大量數據的環境🤸♀️。不僅面向使用智能手機的個人客戶🤾🏻♂️,還將增加與製造業等其他行業的合作,5G有可能改變一些產業的競爭格局😮。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3月4日報道,“使用5G可靈活快速操縱工廠的機器人”🏇🏿。德國電信2月25日在2019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宣布,與德國大型照明廠商歐司朗合作。
報道稱🪃,無人機器人通過相互通信實現搬運原材料等工作更加高效🕵🏼,同時利用覆蓋工廠的移動通信信號來掌握運轉狀況🧃。即使位於總公司等地▪️,也能對工廠進行實時管理👨🏿🎤🔓,邁出走向“智慧工廠”的第一步。德國電信將在2020年之前開始提供5G的商用服務🤦🏻♀️🦹🏽♀️。
報道指出,5G幾乎不會發生通信延遲的情況,即使大量通信終端和設備同時聯網,也能流暢傳送信息🧏🏿。因此5G被認為適合應用於自動駕駛和遠程醫療等領域。
在中國開始部分應用
隨著5G商用臨近,各通信企業接連發布相關服務方案👨🏼🎤。在今年MWC上🛁,韓國電信(KT)介紹了與現代重工合作提高輪船維修效率的案例。現場操作工佩戴5G聯網眼鏡型終端💁🏿♀️,遠方作業人員可通過眼鏡確認現場作業安全性,使用AR(增強現實)技術,指導現場操作工完成維修🏒。
在中國💁🏼♂️,5G也開始局部用於企業🧑🧒🧒。中國移動與中國鐵路等2月18日在上海虹橋站開始打造“5G車站”;用戶在候車期間可高速下載電影;人工智能機器人能自動提供去餐廳的路線等信息。
報道稱,在北京等地👨🏻🚀,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已經超過智能手機用戶數🧖🏼♀️。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慧鏑表示,“物”將超過人🤌🏼,強調了智能手機以外服務的重要性。
5G帶來的變化還擴大到了消費者身邊的領域。中國移動與騰訊控股等將在2019年內開始嘗試將5G用於網遊☂️。
波士頓咨詢集團高級合夥人杜蘭特表示,“5G是基礎設施。通過與雲和人工智能業務連接,產業範圍將進一步擴大”🦸🏼♀️。
取得收益仍需時間
報道認為,雖然5G已經開始面向企業客戶提供服務,但對通信企業而言,要想取代智能手機成為新的收益來源仍需時日🌷。
美國威瑞森通信高級副總裁利瑪·克雷斯表示,“目前還看不出如何通過‘連接’以外的5G業務來盈利”。到2025年,5G通信網領域的投資僅歐洲就預計達到50萬億日元(100日元約合5.99元人民幣)左右。各國通信企業正在競相尋找可以獲得收益的夥伴企業🤘🏽。
報道稱,5G如果得到普及,除智能手機領域外☄️,還可在工廠🧗、交通基礎設施🏄♂️、汽車、醫療現場等領域進行應用。不僅是通信企業🦻🏿,對於所有企業而言,都可用數據獲得商機。能否充分利用這一點將關乎5G時代的競爭力📘。
【延伸閱讀】出海記|耕耘西班牙10年 海信5G手機亮相MWC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道 它悄無聲息,但它應有盡有,而且產品線豐富。從配備打孔屏和4800萬像素攝像頭的手機到5G手機;還有其他廠家沒有的獨特產品,例如後屏幕為高清電子墨水屏的新型智能手機。它就是中國海信公司。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2月27日報道,海信剛剛慶祝了登陸西班牙市場10周年,以及公司成立50周年。成立之初🥮,它只是一家生產無線電的小廠家。在西班牙,海信以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聞名🫴🏽,但實際上海信還擁有種類豐富的手機產品。
據報道,在今年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海信也帶來了幾款引人關註的明星產品,例如全新的A6手機。A6最大的特點就是在背面配備了一塊高清電子墨水屏,非常適合閱讀電子書或其他類型的文件🙆🏼。這種屏幕耗電量很低,最重要的是👪,由於發射的藍光很少🥖,對使用者的眼睛損傷更小👲🏻。這款手機即將上市🕵🏼♀️,定價為499歐元(1歐元約合人民幣7.61元)🧘♀️。
海信還帶來了另一款新手機U30。U30配備後置雙攝像頭,包括一顆4800萬像素攝像頭和一顆500萬像素攝像頭👨🏽💻。前置攝像頭為2000萬像素。U30采用了6.3英寸全高清打孔屏♨️,搭載了高通驍龍675處理器🔠,運行內存為8GB,存儲容量為128GB☞。U30的電池容量為4500毫安💛。
據參考消息網-出海記記者獲悉,2月25日🧂🍹,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開幕首日,海信還展出了與紫光展銳聯合開發的5G原型手機,並計劃於今年Q3推出自己的首款5G商用手機產品👏🏻。據了解,海信從2015年就開始致力於5G的研究,先後加入IMT2020(5G)、3GPP、GTI等重要5G推進組織,2018年海信分別加入中國三大運營商的5G終端研發聯盟🏋️♀️,2018年9月與中國移動聯合完成業內首個基於3GPPR15版本的5G端到端8K超高清視頻演示🧏♀️,本次5G原型機的發布🈁,代表海信在5G研發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據了解🔥,除了通信產品,海信多元化的產業方向為5G的應用帶來了廣闊前景🤱🏼,未來海信將在移動通信、高清視頻、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醫療、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業務領域持續提供具有競爭力的5G終端和解決方案🏋🏻👎🏻,與上下遊企業共建成熟的5G產業生態圈。
【延伸閱讀】調查顯示🍻:全球企業高管普遍低估5G潛力
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道 英媒稱,科技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發表研究顯示🙎🏼♂️,盡管5G技術有望大幅提高網速和增加網路容量,全球業務與技術高管尚未充分意識到其可能帶來的顛覆性變革,但他們普遍認同5G技術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據路透社2月28日報道,該項調查顯示🫅🏿,高管們提到5G落地可能遇到的障礙🕵🏽♀️,包括前期投資👮♀️、安全性以及員工接納度。雖然78%的高管認為在工作場所使用5G有利於提高業務安全性,但仍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對5G網路的安全性表示擔憂。
“5G將掀起新一輪連接浪潮,為創新、商業和經濟發展開辟新的道路。”埃森哲全球網路業務主管喬治·納齊(George Nazi)稱。
他並表示,三維視頻、沉浸式電視、自動駕駛汽車及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等領域的發展🐅👸🏽,將為企業帶來難以想象的機遇🚶🏻♀️➡️,並引發重大變革。而要實現這些突破🧑🏻🎨,電信運營商的推動作用至關重要🥫。
據報道,72%的受訪企業高管表示,他們需要協助以構想5G未來的可能性和應用場景;四成受訪者認為,電信運營商是他們邁向5G征程的主要服務提供者和合作夥伴🦸🏻♂️。然而🪦😸,六成受訪高管表示,通信服務提供者對他們各自所在行業面臨的挑戰(如不同行業應如何利用技術實現創新)尚缺乏足夠認識。
報道稱✈️,這項調查由Loudhouse Research代表埃森哲於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向12個行業的1800余名全球大、中型企業高管開展線上調查,53%企業高管認為5G賦能企業的大部分事項4G網絡都能支援✊🏼,不足四成的高管預測5G將在網絡速度與網絡容量等方面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此外,據報道🏊🏼♀️,六成高管認為,5G技術到2022年將惠及幾乎所有人;七成受訪者認為,5G應用將助力企業在客戶互動中占據優勢🧘🏼♂️;超過四成的受訪高管預測5G將對網絡速度及網絡容量影響重大。